深圳樱花视频免费观看擠壓成型是將加熱後的鋁坯通過擠壓模具受壓變形獲得所需截麵形狀的工藝,涉及高溫、高壓、重型設備及金屬流動等複雜因素,易發生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等事故。需從設備操作、工藝控製、人員防護三個維度規避風險,具體需避免的事故及預防措施如下:

一、機械傷害事故(常見風險)
1. 擠壓機運動部件導致的擠壓、碾壓傷
風險場景:
操作人員在擠壓筒、模具、出料口附近違規操作(如伸手清理鋁屑、調整工具),被前進的擠壓軸、隨動的模具或型材帶出的廢料擠壓。
設備安全聯鎖裝置失效(如防護門未關緊仍啟動),導致肢體進入危險區域。
預防措施:
嚴格執行 “停機操作”:調整模具、清理廢料必須停機並按下急停按鈕,懸掛 “禁止啟動” 警示牌。
完善安全防護:擠壓機進出料口安裝紅外感應防護欄(觸發光幕立即停機)、防護門與設備聯動(門未關緊無法啟動)。
規範站位:操作人員站在設備側麵安全區域,禁止正對擠壓軸或出料方向。
2. 型材彈出或廢料飛濺傷人
風險場景:
鋁坯加熱不均、模具設計不合理(如排氣不暢),導致擠壓時型材突然彈出或表麵氧化皮、碎屑飛濺。
鋸切型材時,未固定的型材因應力反彈彈出,或鋸片斷裂碎片飛濺。
預防措施:
模具預處理:確保模具排氣孔通暢,新模具試擠壓時降低速度,觀察型材流出狀態。
鋸切防護:鋸床安裝防護罩,操作人員佩戴護目鏡,型材用夾具固定牢固後再切割。
定期檢查鋸片:更換磨損、裂紋鋸片,避免高速旋轉時斷裂。
二、高溫燙傷與火災事故
1. 高溫鋁坯、模具或設備導致燙傷
風險場景:
鋁坯加熱至 400~550℃,搬運時未用專用夾具(如漏勺、機械手),直接接觸導致燙傷。
擠壓後的型材溫度仍達 200~300℃,徒手搬運或清理時被灼傷。
預防措施:
高溫操作必戴防護裝備:耐高溫手套(石棉或芳綸材質)、隔熱麵罩、長袖防火服。
機械輔助搬運:用自動化送料機、機械手搬運熱坯,減少人工接觸。
型材冷卻區隔離:設置警示標識,待型材冷卻至 50℃以下再進行後續處理。
2. 液壓油泄漏或易燃物接觸高溫引發火災
風險場景:
擠壓機液壓係統管路老化、接頭鬆動,高溫液壓油(60~80℃)泄漏,接觸明火(如加熱爐、焊渣)引發火災。
車間堆放的潤滑油、清洗溶劑(如煤油)靠近高溫設備,受熱揮發後燃爆。
預防措施:
定期檢查液壓係統:每日班前檢查管路密封性,更換老化密封圈,液壓油溫度控製在 80℃以下(超溫啟動冷卻係統)。
規範存放易燃物:油品、溶劑單獨存放在陰涼通風的防爆櫃,與加熱爐、擠壓機保持 3 米以上距離。
配備滅火設備:車間每 50㎡放置 ABC 幹粉滅火器,關鍵區域安裝自動滅火係統(如噴淋、惰性氣體滅火)。
三、設備損壞與工藝事故
1. 擠壓機過載或卡模導致設備損壞
風險場景:
鋁坯尺寸過大、模具型腔堵塞,導致擠壓軸受力超過設備額定負荷,引發主軸彎曲、螺杆斷裂。
模具預熱不足(低於 200℃)或鋁坯溫度過低,金屬流動性差,造成 “悶車”(擠壓軸無法前進),強行啟動會燒毀電機。
預防措施:
工藝參數匹配:嚴格按鋁坯直徑、模具尺寸設定擠壓速度(通常 3~10mm/s)和壓力(≤設備額定壓力的 80%)。
模具與鋁坯預熱:模具預熱至 350~450℃,鋁坯溫度按合金類型控製(6063 合金 480~520℃),用紅外測溫儀確認溫度達標。
安裝過載保護:擠壓機配備壓力傳感器,超壓時自動停機並報警,禁止擅自短接保護裝置。
2. 模具爆裂或型材缺陷導致的二次事故
風險場景:
模具材質不良(如含裂紋)、熱處理不當(硬度不足),擠壓時在高壓下爆裂,碎片飛濺傷人或損壞設備。
型材出現 “縮尾”“裂紋” 等缺陷,未及時停機調整,導致缺陷型材堆積堵塞出料口,引發設備卡滯。
預防措施:
模具質量管控:新模具需經探傷檢測(無裂紋)、硬度測試(HRC 48~52),使用前試擠壓 3~5 支坯料驗證穩定性。
實時監控型材質量:安排專人在出料口觀察型材表麵,發現缺陷立即按急停按鈕,排查原因(如模具磨損、鋁坯雜質過多)後再生產。
四、電氣與起重事故
1. 電氣故障引發觸電或設備失控
風險場景:
擠壓機、加熱爐等設備的電纜老化、絕緣層破損,接地不良,導致外殼帶電,人員接觸觸電。
控製係統故障(如 PLC 程序錯誤、繼電器粘連),造成設備誤動作(如擠壓軸突然啟動)。
預防措施:
電氣定期檢測:每月檢查電纜絕緣電阻(≥1MΩ),接地電阻≤4Ω,安裝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30mA)。
控製係統冗餘設計:關鍵控製回路采用雙繼電器互鎖,定期備份 PLC 程序,避免程序丟失導致失控。
2. 起重設備(天車、叉車)操作不當導致的碰撞或墜落
風險場景:
用天車吊裝鋁坯、模具時,吊具(鋼絲繩、吊鉤)磨損斷裂,導致重物墜落砸傷設備或人員。
叉車搬運型材時超速行駛、轉彎過急,導致型材傾倒碰撞擠壓機。
預防措施:
起重設備維護:天車吊鉤定期探傷,鋼絲繩每季度檢查(斷絲數超過 10% 立即更換),吊裝時使用防脫吊鉤。
規範起重操作:吊裝重物下方嚴禁站人,叉車限速 5km/h,搬運超長型材時設置警示引導人員。
五、中毒與粉塵危害(長期健康風險)
風險場景:
深圳樱花视频免费观看噴塗前的酸洗、堿洗工序中,揮發的酸霧(如氫氟酸、硝酸)、堿霧(氫氧化鈉)被吸入,導致呼吸道損傷。
拋光、鋸切過程中產生的鋁粉塵(粒徑≤10μm)長期吸入,可能引發塵肺病,鋁粉塵達到一定濃度還可能爆炸。
預防措施:
通風與防護:酸洗槽、拋光機安裝局部排風係統(風速≥0.5m/s),操作人員佩戴防毒麵具(酸霧用 A 型濾毒罐)、防塵口罩(KN95 級)。
粉塵控製:定期用負壓吸塵器清理地麵粉塵,車間粉塵濃度控製在 30mg/m³ 以下(鋁粉塵爆炸下限),禁止明火作業。